“人生到这个世界上的唯一职责就是活下去,去证明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反抗,自己的自由”
—— Albert Camus
“只有为他人而生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 Albert Einstein
O.我像每个涉世未深的、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一样,受困于我们为什么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周而复始地学习劳作、该怎样寻找自由这样严肃而颇为深奥的问题,也经常让对个人、家庭、国家、民族、人类、宇宙、时间的思考占据整整一个午后,任由思绪的跳跃。当我还没有作好准备去迎接这些问题的挑战之时,我走进了ACM班的课堂,往后伴随着来自老师和同学不经意的只言碎语,这些问题,毫不客气地与公式、理论、模型争先恐后地索取着大脑每一分钟的运转以及脉搏的每一次跳动。即便一天永远只有二十四小时,去除必须的睡眠、被附以种种理由的玩乐、对新鲜事物的流连忘返所占去的时间,我并不觉得去思考这些问题是一种浪费,至于精力就更不用担心了,闭眼睁眼,它就回来了。这个班级乃至真正的大学存在的理由,正是在于给一群尚显脆弱的追梦者提供最初的、宁静的家园,将陈旧的枷锁、对梦想的嘲笑、对思索的逃避、对身份的焦虑、对暂时无知的苛求尽可能地挡在门外,而门上赫然可见:患得患失行往他处,怕苦怕累勿入斯门,无怨无悔。
任何一代人不光有他们的爱与恨,更有使命,我相信走出ACM班大门的那一刻,每个人都将接过接力棒,科学家、学者、企业家、工程师、教育家、作家、演说家等等,无论身为其一亦或兼任述职,都将成为革新力量的贡献者,成为书写未来的浪漫诗人。
今日离我怀揣朦胧向往怯生生踏入那扇大门已经五个学期有余,那么,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坚持了什么?放弃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给予了什么?自问自答。
I.做错了什么?
-没有自己的风格。
还在中学里念书的时候,时常手头做着物理题,环望四周,发现别人都在做数学,便会放下手头的物理,心想还是先把数学做了吧,这样有问题大家还可以讨论一下。步入大学,进入ACM班,面对相当数量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与经常同期而至的几件事情,我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它们之间撞来撞去,这个做一点,那个看一点,于是最后都没做好做完整,还让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这是一种依靠,对于陌生的情况,我企图依靠别人给我一盏指示灯,却不想迷失在五颜六色中,空留困惑与烦躁。
-没有在实践中追求真知。
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学习中,我曾经相当地呆板,我把课本当成了小说,并没有在精读前浏览通读的习惯,这导致我有时会固执地纠结于某个细节,当最终再翻几页,才发现先前的功夫并不是所谓的“独立思考”,仅是无意义而浪费时间的。在计算机科学这样一门实践占很大比重学科的学习中,我曾经拒绝一边看书一边动手,而是非要等到书看得差不多了,才着手应用,或者因为没有时间根本就流于纸上谈兵。事实上边做边学并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如同单元测试,可以尽可能早的就地更正理解上的错误,因而过去我常常在考场中发现有些东西只是看的时候我以为自己理解了而已,经不起敲打,现在阅读的时候我通常在一边放上一支铅笔、一张纸。
II.做对了什么?
-将美与简洁作为追求与评判依据。
这里所说的美与艺术范畴的美是有区别的,后者需要特殊的天赋,而前者则是有规律可寻、是每个人都能够也应该铭记于心的东西,通过阅读并且在实践中的运用和体会,就能体会到这种美给自身与他人带来的愉悦;至于简洁,本身就是美的一种体现,也是减少潜在错误的有力武器。
-不断的自我审视。
对自己决不麻木不仁,当感觉到问题的存在,就应当剖析它、试图解决它,这也是我现在觉得自己终于走出了前几个学期的阴霾的原因,从一开始认为自己只是因为太懒惰了,接着觉得是因为自己不讲究学习方法的“技术问题”,后来认为原因是没有把心态摆正、太盲目高估自己,直到最后发现是因为潜意识中对他人的依赖,这就像个漫长的 debug 过程,却别在于,当你找到一个方案后运行时测试的代价并非朝夕,但肯定远小于回避导致的代价。
III.坚持了什么?放弃了什么?
-坚持用自己的光亮照亮自己
胡适先生有一句格言:“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在追求科学与真理的过程中,尤其是愿意进行深刻思考的人,会陷入一种信仰,或者主义,但这种信仰很可能是盲目的,虔诚被人认作是一种美德,但请仔细想一想,全盘地接受一套制度、跟从一种说法,实际上把人带入了臣服、懒惰、压抑的境地,况且一旦此时萌发了不同于说教的想法,会感到恐惧、没有安全感,因为这是“他们”的标准,做得再好,也只是“他们”,而不是“我们”,把自己至于月亮的境地,当背向太阳时,就将冰冷无比而感觉不到生命的炙热。“答案只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然而通向真理的道路却是取之不尽而各不相同的,对于每个个体而言。
-坚持浪漫的态度
革新、学习、爱,如果坚持生活、拥有一种浪漫的态度,那它们就可以免于分离而得以融合,几乎所有被我们津津乐道的科学巨匠都是浪漫的生活诗人、生活乐师,而今天许多从事科研的人却丢失、或者主动放弃了这种宝贵的特质,很遗憾也许他们至多能被称作学者,而非大师,也正是这个原因科学这一充满情趣的词汇可能被社会误解。我愿意摘录印度大师 Krishnamurti 的文集《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中的一段话:“你知道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吗?当你是真的学习时,你是通过你的生活在学的,你没有任何特定的老师,每一件事情都在教导你——一片枯叶、一只飞鸟、一种气味、一滴眼泪;有钱的、贫穷的、哭泣的人们;女人的微笑、男人的骄傲——你从所有的事物中学习,所以你并没有一个特别的指导者,没有哲学家,没有灵性导师。生活本身就是你的老师,你是处在不停歇的学习状态中的”。
-放弃了模棱两可
国人有一个劣习,那就是模棱两可,一张口就闻“大约”、“也许”、“差不多”,做事亦是如此,《差不多先生》于1924年6月28日在申报上发表至今已有如此漫漫八十四载有余,看到今日的情形,不知胡适先生会不会摇头叹气。我要求自己只在确实不知道而弄清楚又会造成耽搁的情况下才使用如上词汇,因为它们对于解决问题不会产生任何帮助,反而减弱了一句话、一段表述其余部分的可信度。事实上,譬如在特定的条件A下,结论是B,完全可以说:“在A的情况下我得到了B的结论”而不是“结论也许是B”,这样一句模糊的废话就不再掩盖两个有价值的依据。
-放弃了聪明
为了更接近智慧。翻看室友记载的课堂笔记,发现就在刚进入ACM班的时候,老师就重弹道:聪明是智慧的天敌。那么当时,断然是被我无视了,日后的很长时间我也只是偶尔感叹(小)聪明不再像以往那么管用,而没有真正想过主动放弃聪明。就像 Knuth 那句被收录在UNIX设计哲学中的格言所示,聪明,好比(自以为是的)“过早的优化”,会成为“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IV.得到了什么?给予了什么?
-诚如在开篇部分提到的,得到的,是庇护所,是天空,如果愿意,就没有面向黑海的彼得大帝雕像,唯有没有一个形容词的万言长卷。于是判断力、领导力、自由等等等等,有了被孕育的土壤,不会因为雕像的指引被黑暗遮蔽而轰然迷失,而是播撒到何处都能绽放。
-给予,就目前而言,我力量微薄,但我给予我的激情、光芒、热量,成为庇护所的一块岩石,未知天空的探索者,长卷下一页的撰写人。
2 条评论:
回过头来看这篇文章,你的观点仍然是对的。
说观点是对的可能不太妥当,应该是观点仍然很有启发性。
发表评论